法护农业“芯片” 端牢“中国饭碗”

侠名

原标题:法护农业“芯片” 端牢“中国饭碗”

法护农业“芯片” 端牢“中国饭碗”
(图侵删)

□ 刘洁

2021年7月,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在近日召开的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暨种质资源普查总结视频会上,农业农村部给出亮眼成绩单的同时,强调种业振兴仍处于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作为农业“芯片”,一粒良种既是农户的收成指望,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筹码。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面前,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多产粮、产好粮,种子被视为关键。“维护种业安全”被明确写入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粮食安全保障法,也再次提醒大家,小小种子事关“中国饭碗”。

科研创新水平直接影响种子品种质量,因此,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维护种业安全的重要一环。面对侵权行为隐蔽、品种权纠纷显著增加、侵权主体类型复杂等情况,2021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共发布四批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凝结一线审判智慧,明确相关法律适用,在坚持严格保护的同时及时破解实践中出现的维权难题,为推动种业创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良好的市场环境是种业振兴的“黑土地”。流入市场的“假种子”“套牌种子”等伪劣农资,不仅会让农民群众的汗水付诸东流,还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为扎实推进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结合“昆仑2024”专项行动,严打种子套牌侵权等突出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

企业的健康发展能够为高质量推进种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为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一方面,结合“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湖北、辽宁、甘肃等地检察机关深入种业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并强化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综合履职;另一方面,北京、浙江、福建等地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通过与种业协会签订公证服务合作协议、组织律师进企业解惑答疑、编制种业生产活动相关法律服务指引,助力种业企业在优化布局、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供种保障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种业振兴并非朝夕之功,更需多方合力,在法治力量的持续护航下,让越来越多优质的农业“芯片”不断丰富“中国饭碗”,让一蔬一饭带来的幸福感成色更足。(刘洁)

(法治日报)

风油精倒进白醋里,解决了家家户户最大的困扰,后悔现在才知道!

葱湾村“游”出圈

这份幸福摸得着、握得住!可以“摸”出来的结婚誓言你见过吗?

第三届世界电影产业大会在澳门启动

世界旅游组织:全球旅游业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全面复苏

迎春花开了石家庄公交带您去赏花

黑龙江省铁力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_1

销量“猛增”!东方美学再出圈!这类产品,直接卖断货!你拥有了吗?

岳西:高山杜鹃红 游客闻香来

辽宁省瓦房店市发布大雪黄色预警_1

黑龙江省汤原县发布道路冰雪黄色预警

货运列车“体检员”

法护农业“芯片” 端牢“中国饭碗”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沛菡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