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青年作家陈伟军新作《阿布尔的孙悟空》分享暨创作谈活动亮相第三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谢清风,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海栖,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林,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任媛媛,以及《阿布尔的孙悟空》作者陈伟军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长篇儿童文学作品《阿布尔的孙悟空》是青年作家陈伟军创作的第十二本长篇小说,写作视野跨越山海,联结中国与非洲,书写了从苦难交织的大地上演绎的一则温暖有力的故事。《阿布尔的孙悟空》讲述了12岁的非洲少年阿布尔在战乱、贫穷、疾病等苦难生活中成长,为了寻找多年前曾援助非洲抗击病毒的“中国妈妈”罗菲医生,阿布尔追逐中国猛士车并夜闯营地,以惊险离奇的独特方式认识了中国维和军人黎耀,一段非洲少年与中国维和军人的故事就此发生。在小说里,早熟懂事的阿布尔,天真烂漫的小伊曼,勇敢坚强的维恩,执着艺术的达卡……一群热爱生活、渴望和平的非洲少年儿童群像跃然纸上。
《阿布尔的孙悟空》写作视野跨越山海,联结中国与非洲,以儿童文学的形式致敬中国维和军人,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主题,是一种创作上的挑战与突破,更是作家传播中国好声音、讲述中国好故事的一次尝试。作品中,中国经典神话形象孙悟空作为中非文化交流的代表,其善良正义、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等精神特质,给非洲少年儿童带来思考和感悟,为他们脆弱敏感的内心世界构建起强大的精神堡垒,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刘星保致辞表示,《阿布尔的孙悟空》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们,在阅读中找到了共同的语言和情感纽带,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跨越文化和国界的能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阿布尔的孙悟空》正是这样一部作品。随后的嘉宾访谈环节中,作家陈伟军与嘉宾们围绕作品的创作背景、灵感来源、文化融合以及对青少年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作品创作的初衷、过程及意义,分享了各自对于文学、教育、文化交流的独到见解。陈伟军分享了创作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阿布尔的孙悟空》不仅是对中国维和军人无私奉献精神的致敬,更是希望通过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与非洲独特文化背景的巧妙结合,为小读者们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思考。刘海栖强调了青年作家将国际视野和社会热点融入文学创作的重要性,认为这不仅能增强作品的时代感,还能促进青少年的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王林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人物在儿童创作中的角色以及孙悟空形象对小读者心灵成长的积极影响,认为这一形象能激发小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任媛媛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学作品是连接不同文化、国家的桥梁和纽带,阐述了文学作品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的独特作用。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