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出台办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明确五种纠纷解决途径

❤

中新网西宁10月30日电 (记者 张添福)如何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青海出台办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明确五种纠纷解决途径
(图侵删)

  11月1日起,经青海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青海省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正式施行。

资料图为民众在青海省一医疗机构内挂号。(图文无关)张添福 摄

  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提出的咨询、意见和建议,耐心解释、说明;应当设置统一的投诉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在医疗机构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解决途径、程序和联系方式等;应当制定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医患协商沟通机制、投诉接待制度等预防医疗纠纷制度。

  《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规定、禁止的行为。如严格执行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药剂、血液等的进货查验、保管等制度;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办法》规定,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此外,《办法》明确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可以选择的五种纠纷解决途径以及医疗机构应当采取的七项处置措施。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五种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双方自愿协商、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行政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办法》规定,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或者指定的场所,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十四日。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由医疗机构在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后,按照规定处理。

  医疗纠纷发生后,《办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侮辱、诽谤、威胁、殴打等方式侵犯医务人员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得在医疗机构违规停放尸体、摆设灵堂、摆放花圈、焚烧纸钱、悬挂条幅、堵塞大门或者以其他方式扰乱医疗秩序,不得篡改、伪造、隐匿、抢夺、毁灭病历等资料。(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降本增效再加力 “流动中国”显活力(经济新方位)

黑龙江省泰来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黑龙江省安达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5

长春开学季严查!滴滴等网约车平台被处罚

长江中下游多省份现大雾天气 部分高速公路封闭

深企投资印尼 总统来站台 电池材料行业领军企业贝特瑞首个海外建设项目投产

湖南省衡东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3

养鸡棚着火损失惨重!养殖场防火 这些注意事项要知道

让沉睡的“知产”变奔腾的“资产”!深圳打造知识产权金融生态新高地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4

洪水过后,排涝、清淤、消杀、防疫等工作有序展开——共克时艰,平江重建美丽家园

进军决赛!成都混团世界杯 国乒半决赛战胜罗马尼亚队

青海出台办法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明确五种纠纷解决途径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沛菡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