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都市“菜园子” 鼓起村民钱袋子

小编

见到刘天民,并不容易。一大早,他先是召集村干部一同检查村容村貌,研究硬化路破损面修复事宜,紧接着来到村里的农业产业园,查看大棚内瓜果蔬菜的长势,又接待了两拨北京来的采购商……“村民信任咱,把担子压给咱,不忙活不行啊!”刘天民快人快语。

种好都市“菜园子” 鼓起村民钱袋子
(图侵删)

这里是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镇粜粮务村,刘天民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在外打工多年的他回到村里,发现眼前这片土地“既熟悉又陌生”:“跟我小时候一样,家家住着破瓦房,村路还是土路,‘地里刨食’不易,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找个同龄人聊天都费劲。”刘天民回忆。也是在那一年,他进入村两委班子,在深入了解村情村务后,他下定决心:不进城了。

粜粮务村农业设施基础差,也缺乏适合规模种植的农作物良种,多年来村民“单打独斗”“看天吃饭”,农产品销路也不畅。“土地集中,才有规模效应。”刘天民决定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以每年每亩1000元的价格将146亩土地流转。

选对发展方向是关键。粜粮务村西临北运河,东靠武香路,驾车出村向西行驶15分钟,就能抵达京津高速入口。“去北京50分钟,到天津市区45分钟。”刘天民介绍,因地处毗邻京津的独特地理位置,元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粜粮务村逐渐发展为粮米交易之地。“守着两座大城市,我们要当好都市‘菜园子’。”刘天民打算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打造果蔬专业合作社。

搞农业,光凭一腔热血还不够。“起初,我们大规模种桃,但赶上了病虫害;后来改种西瓜,又因为品种是‘大路货’,卖不上价。”刘天民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说到底,还是得靠科技。”

在区、镇两级政府的牵线下,粜粮务村与天津农学院、天津市农科院等单位建立联系。刘天民邀请专家“把脉”,精挑细选优质品种,发展节水农业,引进自动化育苗设备、无土栽培设备。刘天民还多次组织村民外出学习,相继引入光伏发电增温装置、物联网监控技术、智能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系统。

走进村民王桂玲承包的种植大棚,只见甘蔗幼苗与藤蔓上的小西瓜间隔错落,共同生长。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王桂玲大胆试验甘蔗、西瓜套种,去年亩均收益超过10万元。

“路子找对了,规模效应就显现出来了。”刘天民说,近年来,粜粮务村通过新品种推广示范、种植技术培训等方式,带动周边新建设施农业2万余亩。村里开发的10余个农业新品,全部通过绿色认证,质量安全全过程可追溯。如今,全村每天向京津两地供应蔬菜水果超过4万斤。

“选对带头人,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村民王文起笑呵呵地说,他现在是“打一份工、挣两份钱”,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有租金收益,又和老伴在村里的农业产业园找到了管护大棚的工作,全家每年能多挣10多万元。

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全国十佳农民、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这些年,刘天民获得的荣誉不少。“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村民的信任是我的最大动力。” 刘天民介绍,近年来,合作社已累计解决本村及周边村庄300余人就业问题。村集体经济也壮大起来,村容村貌有了大改变。2023年,粜粮务村村集体经营性年均收入超过60万元。

“继续拓宽致富的路子,让大伙儿的腰包越来越鼓,村里越来越美!”刘天民正准备在农业产业园区内建生态餐厅和特色民宿,今年秋天,粜粮务村将成为一个集采摘、娱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都市近郊游目的地”。(李家鼎)

(人民日报)

兼顾法理情统筹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1

贵州女孩吴愉拳击夺金 妈妈喊话:回来鸡鸭鹅随便吃!

莫布利:球队今年最大不同在于化学反应 对阵绿军需主防三分球

上半年中国新提出国际标准提案上百项

陕西省宜君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7

黑龙江省同江市发布道路冰雪黄色预警_3

都立冬了 怎么全国还有多地气温超30℃?

黑龙江省鸡西市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1

西宁城北创新城市管理方式 搭建“潮汐摊位” 守护城市烟火

降价了 你爱吃的它,价格“大跳水”→

新疆和田为沙漠“锁边”

种好都市“菜园子” 鼓起村民钱袋子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沛菡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