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高原行|藏北草原的“零碳”供暖,让这个冬天更有温度

小编

新华社拉萨2月12日电(记者翟永冠 白少波)64岁的牧民桑措在这个冬天脱下了厚重的羊皮藏袍,一件绸缎衬衫外再加一件轻薄毛里藏袍,在家里带孙子、干家务更加轻便,“今年冬天家里很温暖,孩子们也没有冻手冻脚”。

风雪高原行|藏北草原的“零碳”供暖,让这个冬天更有温度
(图侵删)

  那曲市聂荣县尼玛乡铜龙村海拔4600多米,草原上的寒风裹着雪花,吹得人瑟瑟发抖,最低温度达到零下20摄氏度,然而,走进桑措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瞬间驱走寒意。

桑措(右)给客人献上糖果(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2023年7月,在国家能源集团支持下,聂荣县投资300多万元,在铜龙村实施了“零碳”美丽乡村光伏供暖试点项目。在40户牧民群众的藏式住宅屋顶架设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供暖,当地群众迈入了清洁、高效的现代化供暖生活。

  桑措说,去年年底,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光伏发电暖气,比用牛粪炉子取暖暖和多了。以前,每年为了冬季取暖,她都要提前几个月收集牛粪,一个冬天要烧掉18垛牛粪。

桑措的孙子孙女在家中玩耍(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牛粪燃烧快,坐在炉子边暖和,但是稍微离得远点就不行了。桑措说:“有时候天气太冷了,烤炉子时,身体前面是热的,后背却还是凉的。”

  今年冬天,桑措家里的每个卧室里都安装了电暖气片,两个孙女在自己的房间里写作业也不怕被打扰。桑措的丈夫在另一个房间里抱着10个月的孙子。桑措说:“全家人再也不用围着牛粪炉子,挤在客厅里睡觉了,家里也更加干净整洁。”

  聂荣县铜龙村工作人员在查看光伏蓄电池工作状态(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尼玛乡乡长曹林介绍,“零碳”美丽乡村光伏供暖试点运行效果良好,每天输出电量2000多度。西藏太阳能丰富,光伏供暖试点工程减少了碳排放,实现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改善了高原群众的人居环境。

  随着各项技术不断成熟,“光伏+采暖”模式将造福更多群众。“我们经常说,在冬天,藏北草原上的太阳只有亮度没有温度。”曹林说,“用上光伏后,太阳有了温度。”

猛龙主帅拉贾科维奇因批评裁判被罚款2.5万美元

詹姆斯17+11浓眉26+8 湖人大胜黄蜂

第四批政策措施来了!国台办:提供精准支持 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获得感

高温预警:江西福建等6省区部分地区最高温将超37℃ 局地可达40℃

足球——欧罗巴联赛:勒沃库森胜罗马

皇岗边检站为3岁以下儿童及其同行人设置特别通道 让儿童通关更快速便捷

西藏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超1.5亿件

黎以停火谈判缓慢前进 以色列要求保留“行动自由”

阜阳17位“元旦宝宝”组团贺新年

辽宁省大连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1

外交部:对张志杰运动员不幸离世深表惋惜和哀悼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探寻长城脚下“北旮旯”的国际流量密码

风雪高原行|藏北草原的“零碳”供暖,让这个冬天更有温度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沛菡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