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吉林农人养出“金”蟾蜍:特色产业实现致富

小编

中新网吉林6月21日电 题:吉林农人养出“金”蟾蜍:特色产业实现致富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农人养出“金”蟾蜍:特色产业实现致富
(图侵删)

  中新网记者 石洪宇

  《本草纲目》中,“蟾宝”具有扶正固体、攻坚破淤等功效,对蟾酥的采收亦有记载。两者是很多中医秘方的重要成分,医用价值较高又难得。

  时间来到夏至时节,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乡土城子村,草丛、树下、玉米地里可见不计其数的中华蟾蜍。池塘附近,蝌蚪刚刚蜕变为幼蟾上岸,四散寻找遮荫地。

  温室大棚里,“85后”农民赵文强和工人一起劳作,他们用夹具固定好成熟的蟾蜍后,再用工具刮下其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浆液收集积累到一定重量后,历经过滤、晾晒、制成干品等步骤,最终将送往全国的上百家药厂。

赵文强正在提取蟾酥。 受访者供图

  赵文强介绍,这些白色浆液就是蟾酥,古医书中的“蟾宝”便是蟾衣,是中华蟾蜍自然蜕下的角质衣膜。“两样药材非常金贵,1500只蟾蜍才能产一市斤鲜蟾酥,蟾衣就需要更多数量。”

  工人们将蟾酥和蟾衣比喻成“金疙瘩”,鲜蟾酥目前均价10000多元一市斤,干蟾酥和蟾衣价格更高。赵文强作为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带领很多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目前,全村提供的中华蟾蜍种苗占全国市场的七成左右。

  赵文强是土生土长的土城子农民,18岁时见到兽医站刮取蟾酥为牲畜治病,产生了好奇心。他查阅资料得知,中华蟾蜍被列入国家“三有动物”保护名录,蟾酥和蟾衣正是稀缺品,药厂长期需求。

  办理饲养证件后,赵文强租了几亩地试水。可参考的经验为零,他用了近三年时间才摸清蟾蜍的习性,又改造好了养殖场地。其间,他还学习兽医、林草方面的知识,将养殖要点整理成册。“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对蟾蜍能产3000多个卵,难点在于何时提取药材。”

  赵文强在第三年迎来盈利,当年收入20多万元,引来很多村民的关注。2008年合作社成立后,全村的养殖面积扩大到上百亩。赵文强提供种苗,也分享养殖技术。在他看来,蟾蜍产业投资不大,也不占用耕地,适合重视技术的村民创业。

  土城子村在业界经口口相传逐渐“破圈”,引来外地农民前来取经,黑土地上的蟾蜍知识很快扩散到多个省份,500多位客户与合作社展开了合作。

  近些年,中国官方也在扶持、支持像赵文强这样的技术型农民。他申请获得了12项国家发明专利,还被评为林草乡土专家、高级农技师,合作社被评为吉林昌邑蟾蜍科技小院。

  最近,赵文强在总结玉米、大豆、蔬菜等与蟾蜍的综合种养经验,一整天都要在温室里忙碌,他很期待蟾蜍养殖这个冷门行业可以让更多农民致富。(完)

【编辑:付子豪】

浙江省龙游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_1

(新春走基层)黄河源头玛多县环卫工夫妇:17年守护一方整洁

第30届北京图博会开幕 主宾国沙特展示特色文化

跳水世界杯:陈艺文、练俊杰夺冠

防范极端意识形态,澳大利亚提升恐怖威胁级别

山西省河曲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_2

看世界 “人工智能+”在国外“人工智能+”助力日本多行业创造新价值

青海省海晏县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陕西省蒲城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3

青海省西宁市已打造234家社区“石榴籽家园”

退而不休的马老师:坚守三尺讲台 守护乡村孩子梦想

甘肃省镇原县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农人养出“金”蟾蜍:特色产业实现致富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沛菡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