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塑料垃圾如何变宝藏?来看“蓝色循环”

侠名

“绿色浙江”不仅拥有绿水青山,还有美丽海湾。2022年,浙江发布《浙江省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陆源污染防治、实施海域海岛生态保护修复、提升亲海空间品质等12项主要任务。

海洋塑料垃圾如何变宝藏?来看“蓝色循环”
(图侵删)

为进一步守护蔚蓝,浙江创新“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垃圾回收利用模式,发展海洋蓝碳,探索由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所捕获的二氧化碳的价值实现路径,并不断提升海洋环境治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下面我们就沿着东海之滨一路向海,看美丽海湾是如何养成的。

总台记者 方可圆: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每年我们的海洋会收到1000多万吨的塑料垃圾,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瓶被倒入海里,这可是世界的烦恼。但是现在,浙江找到了一条路,让这些海洋塑料垃圾有了新的去处,那就是“蓝色循环”。

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运维总监 方敏:国际上的一些头部企业,因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愿意用高价回收我们海洋塑料垃圾制成的海洋塑料粒子。

海洋塑料垃圾的销路有了,最重要的是证明它们来自海洋和岸滩。“蓝色循环”为一线收集人员配备了视频记录仪和定位器,并依托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全程可视化追溯。

总台记者 方可圆:每一袋塑料粒子都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这些塑料粒子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被储存、转运、再生的,全程可见。只要证明了它们来自海洋,这些塑料粒子就能卖出高价。

不仅如此,现在浙江已经有两百多家企业、10000多艘渔船加入了“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垃圾正在变成办公用品、家具板材、汽车零部件等,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那么,蓝碳怎么算呢?

大陈岛“碳中和”示范区研究团队技术负责人 陈征:前期我们的科研团队在大陈岛的典型样地上布置了监测仪器,这样可以获得实时在线的数据,再带入我们系统中的科学模型进行推导,那么就可以获得我们现在看到的碳核算结果。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副局长 李展明:在前期大量调查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一场海洋碳汇交易,对于交易所得,我们一部分反馈给大陈岛的养殖户,另外一部分用于大陈岛生态环境保护。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副局长 周航:我们通过梅山湾南堤北坝的建设,科学精准地调控水位、水质,使得我们这个湾内呈现蔚蓝大海的颜色。

总台记者 方可圆:为了保住这抹蓝色,水质监测需要时刻在线。在这个AI人工智能实验室里,水样的检测基本上实现了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工作效率提高了5到10倍,节约人力成本高达80%以上。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副局长 周航:我们通过智能高效的监测网络,实现了对梅山湾水质的有效管控。区域内的话,海水水质均值比三年前改善了24.6%。

总台记者 方可圆:从海岸到海岛,再到海湾,这里的人们靠海用海,更懂海护海,而这里的每一片海也见证着浙江保护与发展并存的蓝色智慧。

(央视新闻客户端)

羊八井:青藏线上的温泉明珠

阿丘瓦20+16米勒26+5 尼克斯战胜黄蜂

云南省麻栗坡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钟睒睒之母郭瑾去世,享年95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

高温蕴“凉”机

福建省长汀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2

青海延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

湖南省安乡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_1

借你吉言!这条满满祝福的视频 来自大街小巷

青海西宁:高原古城绿意浓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2023年我省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创历史新高 群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民生“红利”

海洋塑料垃圾如何变宝藏?来看“蓝色循环”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沛菡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