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上有个“桃花源”

❤

中新网兰州3月28日电(艾庆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1800多年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一直是芸芸众生心神向往的地方。而在黄土塬上也有个“桃花源”。

黄土塬上有个“桃花源”
(图侵删)

航拍视角下的甘肃临夏州临夏县最大的连片种植油桃生产基地。(资料图)临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临夏州临夏县南塬乡张河西村,家家户户门口种植着果树和不同的蔬菜、花卉,孩童在乡间巷道嬉戏,老人们在庭院里喝茶聊天,彩虹路两边的千亩油桃,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临夏县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张河西村则是临夏县最大的连片种植油桃生产基地,是该县特色产业经济林果油桃产业核心区,坊间称之为“油桃之乡”,是依靠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面鲜亮旗帜。

  声名鹊起的张河西村昔日却是深藏在大山深处的普通村庄。过去,这里的村民多以传统农业为生,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收入微薄,生活艰辛。

  张河西村早有种桃的传统,但因规模零散、技术参差,桃子只是当地人的零食。73岁的张思祥,曾担任张河西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最早一批种植油桃树的人。他回忆说,当时,村里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尝试引进油桃种植技术,希望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来改变村庄的命运。

  以张思祥、张思义为代表的农民党员远赴山东等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县上有关农业项目的支持下,开始探索油桃种植。

  油桃种植的成功并非一帆风顺。张河西村地处台塬地带,临近刘家峡库区,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土壤为湿陷性黄土,地力贫瘠,这些因素都对油桃的生长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张思祥坦言,刚开始,村民对于大规模种植油桃更多持观望态度,在临夏县农业农村局和南塬乡政府的支持下,“村两委”发动10多名村民党员探索种植,并引进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油桃新品种,如中油10号、中油13号、中油14号等。

  同时,当地官方协调选派农技专家每年都对油桃的修剪、病虫害的防治、施肥等关键技术进行培训,以提高种植户的油桃种植技术水平。这些努力使得油桃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参与其中。

  临夏州现代职业学院高级讲师侯海忠曾作为技术员来到张河西村培训农民果园管理。他回忆说,围绕果树的施肥技术、果树的整形修剪技术和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话题,早上讲理论,下午实践,农民积极性很高。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2023年张河西村集中连片发展油桃基地1000亩。行走在春日的桃园里,花朵竞相绽放,香气四溢;到了夏季,满树的油桃挂满枝头,硕果累累。

  “桃花朵朵开,桂花扑扑香。”说起现在的生活,45岁村民李丕硕的笑容分外灿烂,他举例说,每当油桃成熟的季节,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甜美的油桃,欣赏美丽的乡村风光,体验淳朴的乡村生活。

  油桃产业的成功,为张河西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现在,每个农户的年均收入已经达到了2万元以上,油桃已经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同时,油桃产业的兴起也带动了村庄的其他产业发展,如休闲度假、亲子郊游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为进一步擦亮“南塬油桃”品牌,助力农文旅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临夏县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桃花节、油桃采摘节等特色节会,形成了火热的赏花经济和采摘热潮。

  “只有不断创新和努力,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让油桃产业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张河西村党支部书记杨小林坦言,油桃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他们需要进一步提升种植技术,增强品牌影响力,完善产业链。(完)

【编辑:张子怡】

菲律宾吕宋岛附近发生6.0级左右地震

装上智慧的“工业大脑”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进入“2.0”时代

借你吉言!这条满满祝福的视频 来自大街小巷

重庆市连续1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5

代表通道丨“金头盔”飞行员高中强点赞90后、00后战友

昨夜宣布:退出国家队!且不参加奥运会

让支付方式更具包容性

陕西省宝塔区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途经多个美食街!3月22日合肥公交集团开通双层巴士夜游观光线

阿联酋承诺提供2500万美元援助 解决苏丹粮食危机

羽毛球——全英公开赛:乔纳坦夺得男单冠军

黄土塬上有个“桃花源”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沛菡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