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太行山村庄“变形记”:从挖煤到“挖”生态文化

侠名

中新网晋城4月12日电 题:太行山村庄“变形记”:从挖煤到“挖”生态文化

(乡村行·看振兴)太行山村庄“变形记”:从挖煤到“挖”生态文化
(图侵删)

  作者 杨佩佩 杨杰英

  春暖花开之际,走进依山而建的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侯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翠绿,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一条条巷道干净整洁,设施蔬菜园绿意盈盈,环保生产线机器轰鸣,一个舒适宜居、充满活力的村庄呈现眼前。

  曾经,侯村的支柱产业以煤炭为主。自20世纪90年代起,该村煤炭年产30万吨,安排村民就业100余人,村集体年收入10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然而,2009年,侯村煤矿整合,村集体收入锐减,村民就业受到很大影响,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走进侯村,放眼望去,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  向上 摄

  面对瓶颈,主动出击,不等不靠。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韩小抗说,为此,村“两委”开始种大棚、建厂房、谋产业,并组织村民外出学习考察取经,开眼界、换脑筋、变思路。“只要有风险的,村集体承担,村民只管收益。”

  近年来,侯村坚持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构架“党建+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打破资源型地区的桎梏,兴建设施大棚、引进大象集团饲料厂、建起龙骏公司,构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蹚出一条“黑”变“绿”的产业新路子。

依山而建的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侯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向上 摄

  韩小抗介绍,经过村“两委”多次南下学习考察,2019年,侯村联合江苏一家企业,成立山西龙骏艾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可降解环保餐盒。村集体入股3000万元,村民筹资1000余万元,让侯村的企业由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人人有活干、户户有分红、村村有收益”,让侯村实现“人才回流”,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工作。山西龙骏艾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生产经理马卓就是其中一员。

环保生产线机器轰鸣。  向上 摄

  “企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的发展目标。”马卓告诉记者,产品以可再生的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与传统的塑料制品相比,具有绿色、环保、低碳等优势,远销意大利、英国、新加坡等国。

  马卓介绍,2023年,企业的年产值达到2500万元,预计2024年达到4000万元。作为村办企业,每年入股的村民可获得10%的分红,入股的村可获得8%的分红。同时,该企业还带动10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

产品远销意大利、英国、新加坡等国。  向上 摄

  郭丽是当地村民,和丈夫都在这家环保企业上班,两人每月收入近万元。“在家门口的企业上班,不仅方便照顾孩子,还能增加收入,感觉挺幸福的。”

  如今,侯村的蓬勃产业与温馨生活相得益彰,人民幸福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地处“百里沁河共同富裕先行区”核心区域,该村已拥有“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国字号荣誉。

该企业带动100余人就业。  向上 摄

  郑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旭明表示,侯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带动了全镇20个村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形成“村村入股、人人分红”的发展模式,为郑村镇的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

俄称在边境地区击落乌无人机

青海省首张通航水域分布示意图正式发布

陕西人大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护航高质量发展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探寻长城脚下“北旮旯”的国际流量密码

羽毛球——全英公开赛:乔纳坦夺得男单冠军

陕西省宝鸡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3

1-7月中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6%

超6万国人研究发现:45岁前有这个特征,多年后患癌风险更高!3招助你化解危机~

雅万高铁客流需求旺盛 推动印尼进入“高铁时代”

长城保护“招式”多!我国已建成完整的长城资源信息数据库

哈马斯和以色列分别释放第二批被扣押人员

锦旗+点名表扬,红河县一警官破案获赞誉

(乡村行·看振兴)太行山村庄“变形记”:从挖煤到“挖”生态文化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沛菡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