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儿时流行的“搅搅糖”又火起来了,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吃……

❤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有一味“药”却反其道而行。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小孩子们常常会和家长讨价还价,要求在药汤中加点糖。别说,还真有一种糖就是加在药里的,它就是麦芽糖,也叫饴糖。

这种儿时流行的“搅搅糖”又火起来了,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吃……
(图侵删)

饴糖分软、硬两种,硬者称为白饴,软者称为胶饴,成分都差不多,只是北方多用白饴,南方多用胶饴。

胶饴,顾名思义,呈半液体状,非常黏稠,用筷子绞上一股就是棒棒糖,是很多人儿时的解馋小零食。

# 细解本草

制作麦芽糖通常以大麦为原料,也可用小麦等其他粮食。将麦粒浸泡后催发为麦芽,蒸熟后切碎发酵,将发酵后的汁液用大火熬煮成糊状,冷却后便可以做成糖块。

本草古籍认为,麦芽糖的这种制作方式和人体脾胃消化水谷后化生“精微”的过程非常类似,呈液体状但又黏稠、甘甜的麦芽糖,恰似被脾胃提炼出而尚又未被身体化用的“精华”。因此认为,其对虚弱的人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很多久病虚弱的人,不仅形体消瘦、困倦乏力,在劳累不适的情况下还容易出现腹痛,这多半是因为气血不足。这样的人稍微多消耗一些气力,自身的气血便不足以滋养躯体了,腹部便会有些“抽痛”或“挛痛”的感觉。这种疼痛或许并不剧烈,但易反复出现。这时候,用一些补药(如黄芪、人参等)是有益的,但这些补药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环节才能化生精微,不如麦芽糖这种人体可直接食入的“精华”,能更快地发挥甘缓止痛的效果。

# 本草功效

麦芽糖在《食疗本草》中有这样的记载:“补虚止渴,健脾胃气,去留血,补中。”

麦芽糖在甜点、零食中应用较多,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在经典医书《伤寒杂病论》中也出现过。书中有一条名方“小建中汤”,方里用量最多的一味药就是麦芽糖。

麦芽糖性味甘温,对于脾胃虚弱的人群,是一味很好的补药。从五行、五味的角度来看,甘属土,对应人体的脾胃,所以脾虚体质的人多喜欢吃甜食。小孩子脏腑充而不盛,还没有发育完全,又因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故小孩子常因肝脾不和而生病,而麦芽糖正能补脾柔肝。

# 活用本草

需要注意的是,甘能助湿、温能助热,所以湿热体质的人是不适合服用麦芽糖的,这类人常存在舌苔黄厚浊腻、容易恶心和腹胀等表现。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观察其对甜食的偏好,如很多人平素不喜欢吃甜食,吃过甜食后不舒服,那么这类人肯定不适合吃麦芽糖。

小建中汤

【材料】桂枝3克,白芍6克,炙甘草3克,生姜3克,大枣6克,麦芽糖15克。

【做法】将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入水同煮,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15分钟左右去渣留药汁,再搅入麦芽糖。

【提示】小建中汤主要用来治疗虚性腹痛,麦芽糖的用量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麦芽糖煮大枣

【材料】麦芽糖60克,大枣15枚。

【做法】以麦芽糖、大枣煮水,煮熟服食。

【提示】本品乃民间常用验方,可以健脾补虚,对贫血患者尤为适合。

来源:人卫健康

湖南省2024年金秋招聘月活动启动 岗位上万 “职”等你来

闲置老厂房变身科研基地

陕西省安康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黑龙江省青冈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发布寒潮黄色预警_3

陕西省洛川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2

谷神星一号有哪些改进?揭秘“一箭四星”海上发射细节

湖北省赤壁市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上海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启动Ⅲ级响应措施

青海久治至四川马尔康高速公路3月底将再通车48.5公里

重现《京报》创办历史!首部以邵飘萍为原型的话剧《京报》亮相国家话剧院

注重法治先行 坚持依法治理 厦门绘就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画卷

这种儿时流行的“搅搅糖”又火起来了,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吃……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沛菡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