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团队领衔在距地球逾16万公里太空探测到“太空合声”

❤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北京时间1月23日凌晨在线发表一篇由中国科学家团队领衔完成的天文学研究论文称,研究团队在距离地球逾16万公里之外的太空首次探测到上升调的合声波(“太空合声”),这是沿地球磁力线传播的电磁辐射暴,其转换成音频信号后听起来就像清晨的鸟叫声“啁啾”。

  这项“太空合声”探测研究工作,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曹晋滨院士团队联合美国、瑞典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他们表示,之前在近地空间探测到过这种上升调的合声波,此次在远地空间探测合声波说明,这种太空“鸟叫声”现象可能在太空中很普遍,或有助于理解该电磁辐射暴的形成。

本次在距地球逾16万公里太空探测到“太空合声”研究成果的示意图。研究团队 供图

  研究团队介绍说,合声波是电磁辐射暴,持续时间仅几十分之一秒,将这些合声波转换成音频信号后听起来就像鸟叫声。它们对于地球辐射带的形成、脉动极光以及粒子能沉淀到地球大气中都具有关键作用。之前的传统观点认为,合声波形成于近地空间的磁偶极场,那里的磁场类似一个大型条形磁铁。

  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在距离地球16.5万公里的远地空间中,首次探测到上升调合声波,该区域的地球磁场高度扭曲,没有磁偶极效应。此次探测到的波持续时间接近0.1秒,“啁啾”频率接近每秒100赫兹,与近地空间中探测到的波类似。他们认为,这两个区域有着类似的形成过程,都不由当地环境主导,说明合声波或能在太空中任何地方形成。

  《自然》同期发表国际同行专家的“新闻与观点”文章称,这次的“太空合声”观测结果很重要,因为磁场的偶极性质对于合声波的产生方式(或是学界认为的产生方式)很关键,虽然此次发现没有完全推翻现有理论,但提示科学家需要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该成果论文连同其他研究,增强了科学家们对这类波的理解,并将极大提高预测能力。(完)

黑龙江8岁女童严重烧伤,疼痛难忍却懂事得让人心疼……

美中央司令部称在亚丁湾摧毁胡塞无人机

2024年仅剩1个月 年底朋友圈文案来了

张雪峰投资成立旅行社

(新春见闻)古籍整理让古书“活”在当下

经常这样睡觉的人代谢紊乱、全身都有炎症!4个方法把伤害降到最低!

高尔夫球LPGA锦标赛首轮:金世煐创赛事单轮最低杆纪录

青海47条定制客运线路服务群众出行

黑利“家门口”阻击失败 特朗普赢得南卡共和党初选

福建省南安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我家这一年)“大家”带“小家” 果农同富绽“繁花”

追光|秋高气爽,是谁又“蠢蠢欲动”了?

中国科学家团队领衔在距地球逾16万公里太空探测到“太空合声”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沛菡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